世界羽毛球锦标赛

2025-05-06 01:46:01 720

世界羽毛球锦标赛标志(至2006年)

國際羽毛球聯合會(IBF)在1977年创办世界羽毛球錦標賽,每3年举办一次,首屆賽事在同年5月於瑞典馬爾默舉行,而第二屆賽事則在1980年5月於印尼雅加達舉行。與此同時,另一國際羽毛球組織世界羽毛球联合会(WBF)亦在1978年於泰國曼谷舉行了另一個世錦賽,並在翌年於中國杭州舉行了第二屆賽事。然而,由於这两个世界羽毛球锦标赛都未能云集所有当时世界羽坛的名将参赛,所以均算不上真正世界最高水平的羽毛球单项锦标赛[3]。

1981年,国际羽联和世界羽联合併,並决定此後每两年举行一次世界羽毛球单项比赛,即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并延续两个国际羽毛球组织以前的届数。1983年,新的国际羽联在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正式举行了第3屆世界羽毛球锦标赛[4]。

2006年起,本賽事成为了国际羽联日程表上一年一度的赛事;但每到夏季奥运会举办的年份(如2008、2012、2016年),本賽事將會停办,以便为奥运会让路[5]。唯一的例外為2021年,由於2020東京奧運因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延期至2021年進行,2021年世錦賽成為2006年後唯一在奧運年舉辦的世界錦標賽[6]。

比賽方式

编辑

本賽事最初由成員協會提名參賽者,單打項目最多可以提名4個參賽者,雙打項目可以則最多可以提名兩對。賽事以淘汰賽方式進行,當參賽者總數超過64名/對時,主賽圈開始之前將會舉行資格賽[7]。

隨著国际羽联(IBF)的世界排名系統逐漸發展成熟,世界排名取代提名機制,成為確定球員參賽資格的基礎。因此,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一些國家球能夠派出多達6名男子單打球員參賽[7]。

2010年,世界羽聯(BWF)修訂了本賽事的參賽資格規則,確定男子單打項目的限額為64個,其他項目的限額則為48個;每個成員協會在每個項目最多只可以4個/4對參賽者;五大洲份的聯合會須最少有一名代表參加每一個項目[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