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文言文意思“砥”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汉查查 » 古汉语字典“砥”文言文意思“砥”在古汉语中的解释繁体:砥(简繁同形)
拼音:dǐ
“砥”字的古汉语解释 dǐ1.名词 质地很细的磨刀石。《活板》:“药稍熔,则以一平板其面,则字平如砥。”
2.动词 磨。刘向《说苑》卷一三:“晋人已胜智氏,归而缮甲砥兵。”
3.形容词 平坦。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东则砥原远隰。”
“砥”国语辞典解释 dǐ名词質地細緻、縝密的磨刀石。《書經.禹貢》:「礪砥砮丹。」 漢.孔安國.傳:「砥細於礪,皆磨石也。」 《淮南子.說山》:「厲利劍者必以柔砥。」动词 1.磨。《孫子.九地》「疾戰則存,不疾戰則亡者,為死地」 句下宋.何延錫.注:「砥甲礪刃,并氣一力。」 《淮南子.脩務》:「弓待檠而後能調,劍待砥而後能利。」 2.修養、磨鍊。《淮南子.道應》:「文王砥德修改,三年而天下二垂歸之。」 《史記.卷六一.伯夷傳》:「閭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雲之士,惡能施于後世哉?」 “砥”康熙字典解释廣韻韻會正韻諸氏切集韻掌氏切,𠀤音紙。磨石也。書·禹貢荆州礪砥砮丹。註砥細於礪。山海經崦嵫之山,其中多砥礪。 又平也,均也。詩·小雅周道如砥。 又借言節操。禮·儒行砥礪廉隅。 又砥砨,玉石。史記·范睢傳周有砥砨。說文本作厎。或作底。書·禹貢厎柱析城。註厎柱,山名。在河水中。前漢·梅福傳爵祿束帛,天下之底石。 又集韻曲禮切,音邸。義同。“砥”形意通解《說文》:「厎,柔石也。從厂氐聲。砥,厎或從石。」據《說文》,「砥」乃「厎」之或體。參見「厎」。相关查询牴砧磔研硎硕确硗碛磐磷砾磨磊磬硿碣砌订碇定鼎顶昳垤叠跌雕破阽+古汉语字典